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Halo-vest支架外固定辅助下手术治疗不稳定性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7例上颈椎不稳患者分3期治疗:一期:颈椎牵引复位后行Halo-vest支架外固定;二期:Halo-vest支架外固定维持下行内固定手术;三期:术后拆除Halo-vest支架。结果 17例术前、术中均无脊髓二次损伤发生。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Halo-vest支架外固定辅助下手术治疗不稳定性上颈椎损伤,有效避免了脊髓二次损伤,并保证内固定的顺利置入;该技术处理不稳定性上颈椎骨折安全、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PLD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28例术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一。我科自2004年12月采用半导体激光刀治疗系统.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PLDD)治疗2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终板法伤椎植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取猪的24个新鲜胸腰椎椎体标本,48个椎弓根,随机分成4组,分别应用"平行法"及3种不同"终板法"植钉,比较4种植钉法的抗拔出强度.同时回顾分析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应用该技术治疗的4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伤椎的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内径及矫正丢失、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终板法"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强度明显高于"平行法","伤椎植钉"与正常椎体的"终板法"植钉具有相同的抗拔出强度.49例患者术后均得到良好复位及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失败,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以及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结论 终板法伤椎植钉单节段内固定能提供足够的抗拔出强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术干预因素对过伸性颈脊髓水肿损伤伴脊髓中央软化灶形成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观察软化灶形成.方法 同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36例过伸性颈脊髓水肿损伤接受手术治疗后脊髓软化灶形成患者资料,通过损伤病理及MRI观察颈脊髓软化灶形成.比较患者手术(不同手术时间和不同手术入路)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运动功能评分(AMS)和恢复率(RR).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 ~52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术后1个月和6个月颈椎MRI发现脊髓中央局灶性软化灶形成,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复查软化灶仍存在.各组与入院时相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AMS评分明显提高;末次随访时与术后6个月AMS比较明显提高.术后RR比较,24 h内手术组高于24 h后手术组,前路手术、前后路手术组高于后路手术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手术、直接充分的脊髓减压能明显提高过伸性颈髓水肿损伤伴脊髓中央软化灶形成患者术后RR.手术6个月以后颈脊髓中央软化灶形成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缓慢,趋于平台期.  相似文献   
5.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加强临床护理管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让病人放心,护士满意[1],从而达到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我科在2010年成为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病房,并于2012年被卫生部授予首批全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为更好地推进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按ASIA 2000分级标准对17例脊髓神经损伤患者评估术前脊髓神经损伤程度及术后9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9~26个月,平均14.2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9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7例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创伤较小、固定单位最少,能有效地防止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终板法置钉单运动单元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终板法置钉单运动单元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9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其中压缩型17例,爆裂型28例,骨折脱位型4例;T11 7例,T12 13例,L120例,L2 9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8例,C级16例,D级12例,E级7例.采用终板法置钉技术,将椎弓根螺钉分别置人伤椎未骨折部分及与伤椎骨折终板相邻的椎体中,并行伤椎椎体内及椎间植骨.比较术前、术后的伤椎压缩百分比、后凸Cobb角、椎管狭窄率,观察术后腰痛和腰椎活动情况.结果:4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500~800ml,平均670ml.术后所有患者骨折椎体均得到良好复位,术前的伤椎压缩百分比、后凸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分别为(41.8±9.5)%、(21.3±5.2)°、(47.5±12.8)%,术后分别为(4.2±4.7)%、(3.3±3.7)°、(6.1±4.9)%,术前、术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访9~32个月,平均17.9个月,4~6个月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9~12个月复查X线片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2例术前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中,33例术后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9例术后神经功能无变化.随访期内无腰背部顽崮性疼痛、腰椎活动受限、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终板法置钉单运动单元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可重建骨折脊柱的即刻稳定性,近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颅脑后颅窝是呼吸和循环中枢所在,手术刺激、体位变动等很多因素可引起循环的剧烈变动,甚至引起心跳骤停。现将我院后颅窝手术心跳骤停成功复苏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58岁,90 kg。高血压病史10 a,心电图示心肌劳损。近来站立不稳,诊断为小脑肿瘤,拟在全麻下行右侧卧位小脑半球肿瘤切术。桡动脉穿刺监测血压,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深度。术中麻醉平稳,BP 110/80 mm Hg,HR 80次/m in。术毕缝皮结束瞬间,患者心率由60次/m in迅速降至30次/m in,旋即心跳停搏,BP降至0,遂快速静脉注射阿托品1 m g,同时侧卧位胸外心脏按压,频率80次/m in,约2…  相似文献   
9.
胸椎间盘突出常合并钙化、骨化或骨赘等硬化表现,手术难度较大.经关节突入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术式之一.但由于入路及器械的局限性,只适用于极外侧型胸椎间盘突出,对于中央或旁中央的突出仍然要牵拉脊髓才能彻底减压,容易导致脊髓损伤甚至截瘫等并发症的发生.为了能在不牵拉脊髓的情况下切除突出的胸椎间盘,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截骨刀--角翼骨刀(2010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0920020814.6),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应用于临床,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4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式较多,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因具有有效撑开椎间隙,恢复前、中柱承重及融合率高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得到公认.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滑脱患者,术后常发生内固定器械的松动等并发症,手术失败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